【記者 廖志勇 臺北報導】
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面臨許多照顧議題,除了正式醫療外,目前台灣推動相關專業的多元輔療產業及認證課程,近期大專院校長照系所除了培養學生成為專業的長期照顧人員,以及因應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所帶來的社會需求,特別安排業界的輔療培訓單位幫同學訓練成為輔療師;上課同學紛紛表示輔療活動看到不一樣的照顧面向,而且上課非常有趣,例如桌遊輔療,原來桌遊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,帶老人家玩,看到長輩的開心與動腦,真的非常有成就感。
臺中市富達社區整體照顧協會廖志勇理事長表示,透過完整的訓練從課程學習、模擬演練、老人據點實務操作及考核以培養學生具有專業、實務、關懷、創新等多元輔療能力增加學生到社區帶領老人的機會。
康寧大學長期照顧學系主任陳秀珍教授指出「個人在1 6年前帶領學生進入社區服務,感受到社區長者的需求,開始往健康促進及另類輔療學習;2017年設立長期照顧學系融合長者需求的健康與照護課程,積極培育學生習得十八般武藝,期能在長照領域做到讓長者有感、促進健康老化善盡社會大學責任。桌遊輔療師是其中一項技能,透過學理與實務操作完善技能。廖理事長是康寧大學長期照護學系長期合作的業師,這幾年來感恩他共為培育長照人才努力。 」